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首次跨海线路绝缘喷涂作业在浙江舟山开展

发布人: 智网物联     发时间: 2020-04-17     浏览次数:1574

        4月11日,在浙江舟山虾峙岛上,浙江舟山供电公司对海岛间跨海线路进行绝缘化处理,利用机器人对裸露导线喷涂绝缘材料,这也是国内首次跨海输电线路以喷涂机器人作业方式进行绝缘处理。

image.png

      

绝缘喷涂是近年来我国逐渐兴起的对架空裸导线进行绝缘化处理的作业方式。机器人载有绝缘涂料,作业人员将机器人挂上导线,通过仪器操控机器人在导线上滑行,机器人“行走”过的地方,裸导线表面被均匀地涂上一层2.5毫米厚的黑色绝缘涂料。而在以往,架空导线绝缘化施工,通常采用更换绝缘导线的方式,存在材料跨海运送难、停电时间长、工期紧、成本高、需要更换杆塔等问题,采用绝缘喷涂方式经济、高效。

image.png

  和一般喷涂作业不同,海上作业为此次绝缘喷涂带来不少困难。作业人员乘船上岛,因带电作业车无法上岛,需要人工背负机器上岛爬山再登塔,最后将机器人挂载在线路上。此次喷涂的虾峙岛黄石线走马塘支线跨度为700米,三相共长2100米,线路弧垂坡度达到30度,对于机器人的长时间动力续航和爬坡能力也是首次挑战。“考虑到海上信号稳定问题,我们还采用工作人员与机器人同步行进的方式,作业人员坐船渡海一边遥控机器人,与机器人保持同频等距。”负责此次作业的浙江舟山供电公司运检部王震介绍。

image.png

      此次绝缘喷涂是浙江舟山供电公司结合海岛电网运行环境开展技术创新的一次成功应用,对该跨海线路的防风、防船舶触碰导致短路和抗腐蚀老化等性能进一步优化提升,显著提高偏远海岛供电可靠性,对以后在国内相同或类似环境下线路的绝缘化改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国网浙江电力